<menuitem id="fv3hr"></menuitem>

      ?

      新聞中心

      MENU

      當前位置 : 主頁 > 新聞中心 > 行業動態
      行業動態

      中國制造2025”,一個正在發生的未來

      點擊: 次  來源: 時間:2020-06-28

      日本的老齡化則更加嚴重。
       
      發達國家是這樣,我們國內的勞動力情況實際上也不容樂觀。8090后是社會當下的主力,這代人也是實施計劃生育后出生的第一代。也就是從這一代開始,年輕的勞動人口開始逐漸減少,社會人口結構呈現一個梨形的狀態。
      到2025年,90年出生的人35歲了,00年出生人也已經25歲了。我們最具優勢的人口紅利馬上就要消失了。我們還沒富起來,就要面對老齡化,制造業外遷這樣的問題。即所謂的“中等收入陷阱”。所以我們迫切需要讓制造業轉型,需要供給側改革,最終我們需要一個中國版的工業4.0。
      這就是“中國制造2025”
       
      當然幾乎所有的轉型和改變都伴隨著痛苦。“中國制造2025”和“工業4.0”都是以AI(人工智能)技術為核心,用機器來代替大量的低端人工崗位。不過并不一定意味著大量勞動人口失業。但一定會淘汰一大批學歷不高,或是沒有能力快速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人。智能制造的工廠也需要人來操作,這種轉變會倒逼制造業勞動人口素質提高。但相應的,一直為我們詬病的中國藍領極低的薪酬福利也會有很大提升。
      生產效率提升了,員工的工資更高了,但是由于總體人工成本的降低,企業的利潤更高了,產品的價格更便宜了。就像筆者最喜歡的電影之一《查理與巧克力工廠》中小男孩的爸爸,本來以為糖果廠買了更自動化的設備自己會失業,沒想到設備買來后,自己不但工作沒丟,反而工資更高工作更輕松了,一家人再也不用擠在一間扭扭歪歪的小房子里挨餓。
       
      這就是技術革新給基層勞動者帶來的好處。
       
      當然“中國制造2025”覺不僅僅只有技術革新這么簡單。參考德國的工業4.0計劃,這個還在規劃的未來中包含了全新的企業管理體系,產品供應模式和新的利潤分配模式。員工需要的不再是“勤勞和秩序”而是“激情和創新”。企業的產品信息集成在一個智能服務平臺上直接和客戶對接,省去了效率低下的層層經銷商,實現生產者與最終消費者的直接對接……這些看起來還頗具未來感的生活方式現在技術上已經能夠實現,它所帶來的變革將不會止步于技術層面。
       
      我眼中的“中國制造2025”,它代表的是一個激動人心且正在發生的未來。
     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18禁10_亚洲字幕成人中文在线电影网_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_主页